喀什足球现实与思考:肥沃的土壤,如何浇出美好未来?
记者陈永报道6月30日,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落下帷幕,高水平的比赛,火热的球迷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赛虽然结束,但有关喀什足球和新疆足球的发展却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这里有着足球的肥沃土壤,新疆足球人和喀什足球人,也在努力完善体制机制尤其是改善竞赛体系,以此浇灌出新疆足球美丽的未来。
春节前夕,和此次第二届“喀什杯”期间,记者两次来到了喀什,第一次走访了喀什市和临近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府阿图什市,这一次则来到了喀什地区的岳普湖县,即这届“喀什杯”的举办地。
春节前夕的走访中,记者来到有着“百年足球村”美誉的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依克萨克小学,这里不到600名学生中便有3支足球队,其中包括1支女足。而在阿图什市硝鲁克中学,校长王德路给记者介绍说,学校有4支校队和109支班级足球队。
在喀什,喀什市第三十六中学拥有足球教练8人,8支校队160余名球员。喀什市夏马勒巴格镇中心小学曾经走出了艾菲尔丁、木塔力甫、阿布拉汗、希尔扎提等国字号球员,这是一所国家级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学校,学校拥有完善的男女足梯队建设体系。
不止如此,依克萨克村便有一家社会青训机构——柏山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这样的“村级青训机构”让人感动。在喀什也有多家社会青训机构为孩子提供更加专业的培养。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喀什市深喀青少年足球基地建成,新疆足协和喀什市合作,构建了完善的梯队体系,同时遴选出15所中小学作为试点学校,青训总监带领基地的20名教练员进驻学校助力校园足球发展。
这些情况,其实在东部地区亦是如此,新疆足球真正的不同点在于,他们拥有足球的核心基因密码——热爱。关于为何热爱,孙继海曾经有过总结:新疆的孩子身体素质好,新疆的孩子不娇贵,新疆的孩子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等等。此外,喜爱体育与艺术的天性,大人们所营造的浓厚足球氛围,也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孩子们对于足球的热爱。
在岳普湖县,记者便偶遇了一群在小区踢球的孩子们,看了一会儿记者发现他们其实刚刚足球启蒙,但他们充满着热情,也充满着自信,每个人都说自己是最棒的,每个人都说自己是球星,说话的时候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这样的热爱和热情,才是真正动人的所在。
新疆拥有深厚的足球土壤,但如何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疆日报》资深足球记者黄兴就告诉记者:“新疆的孩子身体素质好,这是事实,但新疆的球队在比赛时身体不占便宜也是事实,身体素质再好也是需要系统的培养。包括足球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是需要有完善的规划和体系建设的,这是新疆足球努力的方向所在。”
在青少年足球发展这项复杂的工程中,赛事体系规划其实是一个龙头,尤其是中国足球和欧洲足球最核心的区别之一便是,中国青少年以练代赛,而欧洲青少年以赛代练或者说以赛促练。
4月8日,一项全新的足球赛事在喀什市正式开启,这便是喀什市中小学校园足球主客场超级联赛。这项赛事的宗旨是:提供一个展示足球技艺、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以赛促练,提升喀什市校园足球整体水平,让喀什市青少年足球成长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大森林。这项赛事由新疆足协直接进行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喀什市文旅局和教育局全力支持,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具体运作。
这项赛事为期约11个月,从今年4月8日一直打到2026年3月,全部比赛总计111所学校参加,场次为768场,目前已经进行了超过320场比赛。小学组为8人制比赛,上下半场各30分钟,初中组为11人制比赛,上下半场各35分钟,高中组采取上下半场各45分钟正常赛制。
比赛全面采取周中周赛主客场赛制,比赛大都在各自的学校举行,同时组织学生们观看比赛。如果学校的场地不达标则会到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比赛,学校也会组织学生们前往以营造浓厚的主场氛围。当然,客队的家长们以及同学们也会组成“客队助威团”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
6月12日,初中组的一场比赛便在喀什第二十一中学举行,坐镇主场的二十一中迎战十五中,全校师生齐聚足球场边,为孩子们加油助威,这样的足球氛围也让比赛变得无比激烈。“有观众的比赛,和没观众的比赛,锻炼价值是不一样的。” 新疆足协常务副主席吐拉洪·阿不都热合曼告诉记者。
吐拉洪(下图右)同时表示: “这项赛事,新疆足协在组织架构、裁判团队等方面全面统筹,定期开展赛事评估,完善组织管理,并依托新疆足协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联赛能够圆满成功。我们相信,本次联赛会显著提升学生爱国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并在全市校园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同时为喀什市乃至全疆校园足球发展提供本土化的可复制经验,为国家足球事业贡献新疆力量。”
对于新疆足球而言,完全依托目前国家足球体系其实存在较大的困难。来看这样的一组数据:从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到喀什地区首府喀什市,直线距离超过1000公里,驾车距离接近1500公里;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到喀什市,直线距离近900公里,驾车距离则超过1600公里。
由此,新疆足球需要国家层面的全力支持,更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竞赛体系建设方面,更有必要完善自身的职业、半职业、业余联赛以及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在实现内循环的基础上,连接中亚和东部足球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疆成人赛事方面:除了正常对接国家级职业联赛(中超、中甲和中乙)和半职业联赛(中冠)之外,有以下两个联赛体系可以构建:第一,以“苏超”为模板,构建新疆地市州联赛,参赛单位为地市州,赛制建议为分区主客场+总决赛主客场赛制;第二,构建新疆半职业和业余联赛体系(俱乐部体系),建议采取两级联赛体系,超级联赛16支球队,甲级联赛16支球队,同样采用“分区主客场+总决赛主客场”赛制,其中甲级联赛由各地市州业余联赛(预选赛)球队决出;其三,继续保持“阿图什杯”等相关锦标赛。
全疆青少年赛事方面:第一,完善自治区三大球运动会,同时和自治区运动会衔接并共享金牌,建议年龄段为U16、U14和U12年龄段,参赛单位为各地市州代表队;第二,继续做强全疆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赛制可扩大为“大区赛+总决赛”,该项赛事主要由全疆社会青训机构参加,2025年的该项赛事有133支社会青训机构为主的球队参赛。
地市州方面,完善业余联赛体系,在条件成熟的喀什市、伊宁市、阿图什市等推动社区足球及社区联赛建设。地市州青少年足球重点打造两大赛事:其一,条件成熟的喀什市、伊宁市、阿图什市等推动周中周赛主客场校园足球联赛;其二,推出周末周赛制青训联赛,参赛单位不限。两项赛事互相配合,全面提升新疆青少年足球的水平。
在新疆足球实现内循环的基础上,增加和中亚地区的足球互访,更要全面加强和国内东部、中部足球发达地区的交流,包括且不限于驻训、巡回赛、互访赛等形式,理顺和东部地区在新疆足球人才交流方面的机制,进一步提升新疆足球的水平,同时让更多的新疆足球少年拥有更加宽阔的职业舞台。
在新疆足球发展的过程中,目前也存在资金、场地、教练等不同层面的困难,让人欣慰的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东部省市积极支援,已经呈现出各方团结一致促进新疆足球发展的新局面。我们也期待着,新疆这块肥沃的足球土壤,能够源源不断涌现出高质量的足球人才,全面助力中国足球的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