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回应行李事件,揭示男足“特能输”根源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2 20:27:29阅读次数:0

作者:朱方清

世界杯预选赛铩羽而归之后,国足2025年东亚杯赛程开启,其将先后交手韩国男足、日本男足和中国香港男足。

随着首战哨声鸣响,未出所料,中国男足又以0:3负于韩国二队。

中国男足整场竟无一次射正,连韩媒都评价这场比赛“毫无练兵价值”。此外创下的纪录是对阵韩国连续六连败,一球未进且丢掉10球。

不是所有球队,都叫“特能输”。默哀而已。

然而此间足协却高调亮相,在其“中国足球队”微博账号,发布一份洋洋洒洒的“安民告示”格外引人关注——

图片

这份“安民告示”,是针对近日网上出现一些关于国足队员出征东亚杯携带较多行李入关引发热议,足协所做的“权威”回应。

有多权威呢?反正足协首先就相当居高临下的牛逼腔调,告之曰“为此向公众介绍一些基本信息和常识”。

言外之意,乃们这些球盲,球队出国参赛该带哪些东西都搞不懂还瞎BB,今儿就好好给你们普及一下。

然后他就如数家珍地罗列了如下要素:此次征战东亚杯中国男足代表团队伍庞大,共计51人,工作人员比运动员多出若干名;托运行李140件,因数量多体量大,运动员还自发地帮助工作人员运送行李,体现了良好的团队互助意识;

至于行李,囊括了人墙、小球门、各类杆、桶、垫、轴等训练器材,以及高深莫测且丰富多彩的科研技术分析器材、运动员服饰道具、医疗食品类保障物资等。

如此苦口婆心推介一番之后,足协还不忘“感谢大家对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关注与支持!”

在我看来,但凡稍有谦卑与愧怍之心,或自知之明,足协这份“安民告示”其实是大可不必发出的。

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些装备或许必不可少。但是我通过请教元宝发现,国际著名足球队出国参赛所带行李,都不如国足如此豪横。

元宝说,一支顶级球队携带行李,包括主力阵容、教练组、医疗团队、工作人员在内,行李总计约70—110件左右。俺们国足此数据直接干到140。

图片

其实有关国足这场行李争议的背后,是球迷对“高投入低产出”的强烈不满——“你们配得上这些专业保障吗?”

国足长期疲软,公众的失望早已溢出球场。“海参梗”“包机梗”等调侃虽显偏激,却也反映了一个残酷现实:国足已失去公众信任。当球迷不再相信球队的拼搏精神时,行李数量、吃饭喝水便都成为攻击点。

球迷的愤怒并不是那几个箱子,而是对国足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宣泄。国足若想终结此类争议,必须用拼搏态度和战术进步来回应质疑。唯有成绩,才是平息争议的唯一解药。

然而足协似乎无视这一内在逻辑,反而分寸不让地高声为己辩护。

尤其辩护中采取为大家普及一下“基本常识”的高傲姿态,甚至不顾“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的古来规训,标榜什么运动员帮助工作人员运送行李是体现了良好的团队互助意识,这简直跟球迷的吐槽与愤怒形成“南辕北辙”式尖锐对立。

图片

而这样一来,只会更加加剧广大球迷对男足前景的隐忧与无奈。

跟行李相关的不堪记忆并未久远。2011年,国足在迪拜转机飞回北京之时,因行李被监测出严重超重,卡塔尔航空公司开出10万元卡币罚款(折合人民币近20万),后经百般交涉减为10万元人民币。而让人意外的是此前在飞往卡塔尔参加亚洲杯时国足就因行李超重被罚款。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球队出国参赛,难道不应该平时在国内惜时如金高强度科学组织严格训练,到了出征时尽量轻车简从,轻装上阵吗?

就如此次赴韩,短短两天的比赛日带那么多装备器材,队员们到底利用率多少、效用几何,很难不让人打个问号。

所以球迷发出质疑实质并非行李多少的问题,而是关乎国足精神的内核,到底是个像当年女排那样荣誉至上、为国征战的血性团队,还是一直是个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草台班子?

在几乎逢赛必败的严峻形势下,足协无视球迷和公众万般揪心的现实焦虑之焦点所在,反倒拿小小的行李事件大做纸里包火、屎上雕花的花样文章。

其摆出的这副嘴脸,跟输球后当场怒视看台球迷的球员,何其相似乃尔!

图片

运动员爱吃海参,要拿高薪,要带大行李箱入住豪华酒店,球踢得臭而脾气大,

走马灯式换帅,以及出了因巨额受贿、行贿罪被判20年的前主教练李铁,

这些其实都不算太可怕。

最可怕的是,作为这支队伍的管理层、当家者,其秉持的体育价值观与足球精神形而上学、固步自封还自以为是,输再多场球也不真正反思,丢再多脸也不减傲慢,那实在是让人无比气馁,感到前途无望。

不能不说,这正是男足长期萎靡不振的总根源。

何以救药呢?

谁予作答!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