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出套路的国足,拼命掩盖不了巨大差距!这批人改不了中国足球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3 07:47:23阅读次数:0

一场在赛前就知道基本会输的比赛该怎么踢?

从被保留余力的韩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到0比2日本,国足的变化,不仅仅是少输了一个球,而是久尔杰维奇拿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国足打日本的场面相较于打韩国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

图片

打韩国的时候,久尔杰维奇派上了更多的进攻球员,他希望以攻代守。但是由于高天意黄政宇的双后腰在场上根本找不到存在感,这就导致在韩国队收手之前,中国队甚至都很难顺畅的通过地面传导,把球传到中前场,所以久尔杰维奇的战术思路,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反倒是前面哥几个想攻,但中后场又上不去,导致打韩国的比赛大部分时间,中国队的阵型被韩国人给割裂了,整个球队的战术思路并不统一。

打韩国的比赛让久尔杰维奇意识到,以中国球员的现有水平,根本不可能做到以攻代守的情况下,打日本的比赛,国足的战术思路的非常明确——先立足做好防守,直接541!

刚开场的时候,国足试图用蹲坑的方式应对日本队的进攻,防守球员基本上是选择站住位置,很少去抢对手。但问题在于,日本队有的是密集防守的办法,他们不怕中国队摆大巴。当国足没有上抢,没有给进攻球员制造压力,后防球员跟人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让进攻球员随便传、随便射,刚开场就让日本队轻松破门,也把久尔杰维奇给打醒了。

他很清楚,再这么守下去,还会是一场惨案的情况下,他的调整非常迅速,国足在丢球后阵型开始往前提,开始去抢对手。

哪怕是传控水准强如日本,在中国队的逼抢之下,日本球员也会慌。虽然张玉宁错失了扳平比分的良机,但他所获得的单刀,就是中国队在前场抢下来的机会。

图片

张玉宁通过反抢获得单刀机会,其实是中国队改观的一个缩影。打韩国队的比赛,虽然中国队全队比对方多跑了4000米;但是那场比赛,中国队的抢断和犯规数都低于对手。简而言之就是打韩国的比赛,中国队很多时候,想犯规都犯不到!

但这场比赛,战术思路对头之后,中国队有了更多的射门、射正,也有了更多的抢断、犯规,至少能跟日本队踢出一些的回合球,偶尔打出一两次小组配合,这是积极的改变,但这也是这批球员的极限了。

在这批球员拼尽全力的背后,这支球队在技战术层面并没有展现出什么特点。特别是中国队在上半场多次在后场传导,球不管到谁脚下,都显得非常烫脚;这些球员在当时那种场景下所展现的比赛态度仿佛就是——我得赶紧把球传出去,我不敢承担责任。

而不敢承担责任的背后,一来是因为国足极其糟糕的舆论环境,导致大多数球员害怕被网暴。二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确实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图片

哪怕以J联赛球员为班底的日本队相较于日本队打世预赛的班底,他们的比赛节奏已经降低了好几个档次;但即便如此,这个节奏依旧比中超快多了。当这些本身脚下就不够细腻的球员,来到比中超节奏更快的比赛环境面对逼抢,所有人都是一脸茫然的被动接球,在场上显得慌得一P,这就是这支队伍的真实水平。

当我们的球员,一个个面对来自队友的传球都显得很茫然,都显得很慌,这就决定了——这支国足缺乏特点,根本打不出成熟的套路。偶尔的小组配合,那基本上也是随机的,根本不具备复制性。

拼了命也掩盖不了巨大差距,可以说无力改变输球的结果,那不是久尔杰维奇的问题,也不是球员的问题,因为这对于他们真的超纲了。

图片

只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现实要比这场比赛的比分和内容更为扎心。

当王钰栋已经接替武磊成为了全村希望,面对一个刚刚踢上J联赛的球员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当传球失误率比较高的高天意,和踢球过于随意的徐新,已经是中国队目前传威胁球能力最强,大局观最强的本土中场。当被视作未来十年,中国队后防中流砥柱的朱辰杰、蒋圣龙连续两场东亚杯表现都很不理想。而2030世界杯周期,这批从国少到国家队,从小输到大的球员,将成为国足的中坚力量,中国足球的崛起,你很难去指望在这批球员身上出现。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