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韦世豪的眼泪与球场的声音
锐评
7月18日晚,中超第17轮,天津津门虎主场2比1力克成都蓉城,成为本赛季第一支双杀成都蓉城的球队()。
比赛结束前,场内突生波澜,蓉城队7号球员韦世豪因踩踏津门虎门将闫炳良肩膀领到第二张黄牌被罚出场,此前,他的第一张黄牌是因和看台球迷发生口角而得到的。退场时,在球迷的谩骂声中,韦世豪情绪激动,甚至在主教练徐正源怀中破防痛哭。
一名有着国字号经历的职业球员被球迷骂到破防,这罕见一幕立刻引发舆论场的热议,也在当晚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那么,向来以脾气火爆著称、常和球迷发生争执的韦世豪究竟值不值得同情?球场内,球迷是否可以任意辱骂球员甚至波及球员家人?这些问题值得所有热爱中国足球的人们深思。
PART 0 1
眼泪从何而来?
30岁的韦世豪,久经沙场,这几年随国安、恒大、武汉、成都南征北战,在客场被骂相信也绝非首次,可为什么会在泰达球场当场泪奔?
我们综合网上信息,先来梳理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
从比赛开始前的热身环节,韦世豪就与主队球迷展开了口水交锋,好在蓉城队的工作人员及时将韦世豪劝离。
比赛中,韦世豪听到看台上有人辱骂自己的家人,于是再次和球迷发生对峙,主裁判向韦世豪出示了第一张黄牌。
第87分钟,韦世豪制造点球并亲自主罚命中,进球后,韦世豪向看台做出闭嘴手势。
终场前,韦世豪在拼抢中踩踏门将闫炳良的肩膀,吃到第二张黄牌,被罚出场。离场时,顶着巨大的骂声,韦世豪情绪崩溃,破防痛哭。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韦世豪的眼泪又从何而来?
韦世豪行走中国足坛,常以“个性鲜明”为标签,自出道以来,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和“事故”都不少。比如2019年的中国杯,韦世豪恶意犯规铲断乌兹别克斯坦球员的腿骨,赛后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韦世豪拎着果篮去探望那名险些被自己废掉职业生涯的对手,他也因此得到一个“混世魔王”的绰号。
查了查数据,这个绰号相当贴切。从2014赛季至今,韦世豪共计7次染红离场。不管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不管在场上还是场下,韦世豪的身上从来不缺少话题。“韦世豪故意踢人”、“韦世豪怒怼球迷、怼媒体”、“韦世豪骂裁判”都不是新鲜事。
缺少自制力、易冲动,这样的性格,使得韦世豪在非主队球迷中很难获得认可和喜爱,凡到客场,韦世豪自然也成为领受骂声最多的球员,甚至不排除球迷利用他的性格弱点故意激怒他的嫌疑,而韦世豪往往会掉入这样的陷阱。
代表国家队出战时,韦世豪敢打敢拼,从不惜力,甚至很多关键时刻还呼唤韦世豪的“力挽狂澜”,这也是许多球迷喜欢他的地方;但是在俱乐部,韦世豪常常放大的是自己的性格弱点,和球迷较劲、和裁判较劲。尽管因此吃过不少亏,但他似乎仍然陷入这样的怪圈。
韦世豪的眼泪中或许带有“委屈”的成分,针对他踩踏闫炳良而得到的第二张黄牌,有一种声音认为韦世豪的动作并非有意,更谈不上恶意,因为当时他的身体在和罗斯冲撞后已经失去控制,所以构不成主观故意。对于刚刚罚入点球,期望还可以继续在场上快意恩仇的韦世豪而言,这张红牌无异于沉重打击。
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成都队主教练徐正源赛前公开炮轰俱乐部高层,此举严重干扰到了球员心态,甚至让球员心里感受到了不安与焦虑,津门虎的两粒进球其实都是拜对手失误所赐,这对本就不善情绪管理的韦世豪来讲,干扰指数恐怕要高于其他队友。
性格原因+场外因素+红牌离场,在上述三重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再回想起看台上辱骂自己家人的喊声,韦世豪出离愤怒、甚至无法自控、痛哭流涕,也就不难理解。赛后,队友甘超、胡荷韬在网上声援韦世豪,成都蓉城官博也被刷屏,要求俱乐部为韦世豪发声,理由是“祸不及家人”。
PART 0 2
恩怨如何而来?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天津和成都两座远隔千里的城市,球迷之间怎么就变得水火不容、剑拔弩张?
事情要从上赛季联赛第4轮说起。当时,津门虎在主场2比3负于成都蓉城,赛后津门虎队长王秋明接受采访,因为三年没有赢过对手,感觉有愧于球迷,镜头前的王秋明声音有些哽咽,但言语中没有任何对蓉城队的负面表达。没想到,成都球迷却以此大做文章,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不断发布“王秋明别哭”的内容,借此嘲讽津门虎队长,并在7月份主场战胜津门虎的比赛中,持续辱骂包括王秋明在内的津门虎球员。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成都看台上还播放“爸爸去哪儿了”的歌曲。要知道就在大约两周前,巴顿的父亲刚刚去世。成都自媒体解释说,成都球迷并不知道巴顿父亲去世的消息,放这首歌曲是为了配合公益活动,但蓉城球迷一边辱骂津门虎球员一边合唱这首歌曲,被天津球迷认为是挑衅之举。
上述事件可以视为两地球迷之间矛盾的开端。
成都球迷向来以“狂热”著称,凤凰山球场也因此一炮走红,成为中超最火的球市之一。但最近两年,部分成都球迷的行为着实令人痛心。他们可以在主场对大连英博俱乐部的投资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无端围堵辱骂,也可以在客场对河南足球前投资人胡葆森的画像进行恶意损毁,这些极端行为严重损害了成都球迷的整体形象。
成都球迷恶意损毁河南足球前投资人胡葆森的画像
除此之外,近年来,成都队球员也屡屡在个人社交媒体上与球迷发生争执,包括和本地球迷言语上的相互辱骂,这也暴露出成都蓉城俱乐部在球员管理方面的缺位。如何约束球员的个人言行,是蓉城俱乐部成为“中国顶尖俱乐部”的必经之路。
PART 0 3
球市不该靠骂声出圈
这个周末同成都蓉城队的比赛,现场球迷人数突破极值,达到30200人。这是我们乐于见到的,回想这五年走过的路,天津足球能有今天实属不易。然而,泰达球场上空那声令韦世豪出离愤怒的刺耳骂声,实属不该。成都球迷说的没错——“祸不及家人”,我们支持并鼓励当晚骂人的球迷站出来向韦世豪正式道歉。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家人的范畴不仅仅局限在妻儿,也应该包括父母双亲。流泪的韦世豪需要得到同情与支持,难道在凤凰山忍住愤怒、把泪水咽下去的王秋明、巴顿就不配得到一句道歉吗?
凡事皆有因果,被骂之后感觉委屈、愤怒的人,敢不敢拍着胸脯说,他不曾对着别人说过同样不堪入耳的语句?别只有板子打在自己身上才知道疼,你打别人的时候全当理所应当。所谓球迷的身份,所谓球迷文化的理念,绝不能成为“恶”的根源与“双标主义”的保护伞。
今年网络上和中超看台上的恶风潮愈演愈烈,一贯低调、本本分分的津门虎俱乐部不幸也两度陷入舆论漩涡当中。先是全华班输给上海海港队后那波持续许久的舆论轰炸,近期又遭遇韦世豪事件的影响,让只想专注在足球上,一心一意踢好比赛的津门虎将士饱受其扰。仔细分析,津门虎队这个赛季所受到的双标审判,其发源地在哪?始作俑者是谁?是不是成为了某些人博取流量的牺牲品?这些问题,相信理性球迷都能自行判断。
当然,一座城市的足球文化,不应该靠骂声出圈。你骂了我,我便加倍骂回去,看似合情合理,但双方的情绪在“报复性回击”中不断叠加,最终只能演变成“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7月20日凌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近日,在中超联赛比赛时,有球迷对职业球员及其家属进行无底线的侮辱谩骂,严重玷污了足球文明,严重破坏了职业联赛秩序,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任何对球员及其家属的侮辱言行都是对足球精神的亵渎,完全背离足球文化的本质。
中足联表示,将联合有关部门,全力抵制并坚决打击赛场内外一切挑衅、辱骂、诋毁、诽谤、煽动对立、引战、斗殴等行为,净化赛场环境,努力保护球迷文明观赛的正当权利,捍卫公平竞赛、互相尊重的体育价值。
天津人以热情好客著称,也有符合城市文化的包容与胸怀。昔日,京津德比剑拔弩张,但随着两地球迷间一系列的温情之举。如今,京津球迷早已化干戈为玉帛,一句“感谢隔壁的你”融化了多年的坚冰,我们也期望在有关部门的推动支持下,有朝一日,天津和成都、天津和申花球迷之间也有温情的萌发。
在《声明》中,中足联还呼吁全体足球从业者与广大球迷,共同捍卫足球运动的纯粹,坚决清除玷污足球文化的毒瘤,理性对待胜负,以足球之名传递正能量。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当某些极端球迷还把骂战当文化,还在搞地域攻击、人身攻击时,事实上,他们恰恰忘了足球的本质是真诚的友谊和彼此的尊重。今年,天津将迎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我们欢迎全国各地的球迷朋友借着来津观赛的机会、游览一下美丽大气的天津城。我们呼吁天津球迷可以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良好的看台秩序,摒弃不文明行为,理性观赛,还看台一片清朗。
撰稿 | 方奕昕
编辑 | 马瑞
